核心阅读
“停摆”一月有余后,全国多地旅游景点近日陆续恢复开放。消毒防护、智慧引导、科学分流、“无接触”购票等举措为景区的安全运营保驾护航。
虽然客流仍然处于低位,但这段特殊时期也为景区未来发展提供了思考的契机。拓宽思路、更新完善,用更好的状态迎接游客,寻找文旅产业的更大发展空间。
云冈之美,在于历史和现在的遥相呼应。雁北之地,本就一片天苍野茫,嫩芽尚在蓄力破土而出,些许温和的暖风已轻轻拂过。灵岩寺旁的人工湖冰尚未解冻,已有鸟儿在嬉戏,昙曜广场宽敞静谧,礼佛大道寂静肃穆。
山西省大同市市民姚捷、赵旭举起相机、按动快门,记录眼前的一切。他们是云冈景区重新开放之后,头两个进入景区的人。“以前也来过,但是人很多,”姚捷说,这回来感觉不一样。
消毒防护、科学分流,成为各地景区“标配”
连日来,全国多地旅游景点陆续恢复开放。“停摆”一月有余,重新开门迎客的景区准备好了吗?
“请您下车,实名登记,检测体温。”在云冈石窟入口处,工作人员在临时设置的检测点记录游客信息。一旁,便捷式广播循环播放游览须知,提醒游客“戴口罩、勿扎堆、不吐痰”。3月1日,云冈石窟景区恢复开放,当天共接待游客130人。
云冈石窟研究院副院长卢继文介绍,云冈景区管理部门提早入手,从实际出发认真细化服务流程,制订景区恢复开放工作方案和应急预案,对工作人员进行防疫安全服务培训,保证景区安全运营。
“目前,景区暂不接待团队游客,封闭式场馆暂不开放。”云冈旅游区管委会副主任、云冈石窟研究院副院长何建国说。即便是“散客”,也尽量保持“无接触”。游客可通过现场扫码的方式进行无接触式购票,必须佩戴口罩、填写《游客情况登记表》,接受体温检测无异常后方可进入景区。同时,景区讲解采用自助语音讲解,车辆隔位停放,电瓶游览车隔位就座。
重新开放以来,位于晋东南的皇城相府景区对景区售票大厅、游客服务中心等公共区域及基础设施实行一日三次的环境卫生消毒制度,在各景点均设置体温检测点和临时隔离点,游客需实行分时段、间隔性入园,一批不超过30人,进行分散式游览。开园第一天,他们接待游客93人。
1000多公里以外的安徽,“蛰伏”了一个月的天柱山景区,于2月24日恢复对外开放,首日到山游客为215人。
余岚是天柱山游客中心的副主任,已经在这工作了19年,景区恢复开放后,她比以往更忙碌了。她感受最深的就是日常工作的流程增加了不少,尤其是消毒和防护工作。开园后至今,设备检查、体温测量、场所消毒,已经成了余岚每天上班前的“三部曲”。虽然不用登山,但一天下来,她手机上显示的计步数都在1万步以上。“虽然游客不多,但景区已然开始复苏,看到了久违的生机。”余岚说。
为了防止游客扎堆,造成新的风险,文化和旅游部资源开发司印发《旅游景区恢复开放疫情防控措施指南》,要求景区恢复开放不搞 “一刀切”,疫情高风险地区旅游景区暂缓开放,疫情中风险和低风险地区旅游景区开放工作由当地政府决定,同时,有效采取门票预约、智慧引导等手段,科学分流疏导游客,做好游客流量关口前置管控。
研发产品、调整思路,增强自身复苏能力
开放一周多来,云冈石窟和皇城相府景区的客流情况一直低位运行。“目前一季度景区预计损失3000多万。”皇城相府文化旅游公司网宣部经理张晖表示。尽管如此,他们还是积极开展“自救”,在公众号上利用VR技术高清展示景区全景,供游客线上体验。“希望把游客转化为景区的‘粉丝’,增加‘回头客’和‘二次营销’。”张晖说。
这也是许多其他景区正在尝试的。自1月25日景区按下“暂停键”后,余岚就一直在家,但她并没有闲着,而是主动学习,并且与其他景区同行互相交流经验,不断充实自己。景区重启后,余岚主动要求当班。她说,平时工作太忙,很少有时间沉下心来学习,这次正好是一个机会,增长自己在文旅创意方面的新知识。
其实,早在年前,天柱山景区就定好了新春的营销计划,但突如其来的“停滞”令他们不得不进行调整和思考,“一直以来,天柱山都属于区域性旅游,如何拓展辐射面,发展成全国游?”这一个月里,安徽天柱山旅游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汪全海没少琢磨这个问题。
2月,天柱山发起“门票10元义售”活动,短短10天时间,累计义售门票超52万张,筹集善款逾528万元,全部捐出用于关爱在一线战疫的医护人员及子女。“疫情导致景区人流跌到谷底,线上义售门票却人气爆棚。”汪全海很感动,也很欣慰。通过大数据分析,此次购买义售门票的游客中,距离景区300公里以内的游客占到78%;300至500公里的游客占到17%,500公里以外的仅占到近5%。在汪全海看来,这样的一手数据为景区今后的发展思路提供了参考,“主客源市场在景区周边300公里,300至500公里范围客流稳中有升,500公里以外将是下一步要致力突破的客源地。”
景区积极“自救”之余,各地的政府也在想办法,帮助文旅企业渡过难关。山西省通过降低电水气网固定费用、鼓励优化产品供给、加大宣传推介力度、支持研发文旅康养等特色线路等,重新激发三晋旅游市场的活力。山西省文化和旅游厅副厅长陈少卿介绍,这是针对当前山西省文旅产业的实际情况研究出台的,意在帮助文旅企业在继续防控疫情的同时,克服疫情影响,增强复苏能力。
提升完善、苦练内功,寻找更大发展空间
今年的特殊时期,线上浏览却意外成了云冈石窟旅游的“主力”。
昙曜广场空旷整洁,高高低低的洞窟由远而近,形态各异的造像清晰可见。观赏者通过独特视角,移步换景,云冈石窟一切都近在眼前;还可根据自己的喜好近距离地观看洞窟顶部及周边角落的石雕人物造像,360度欣赏石雕艺术的魅力,并聆听专业细致的讲解。而这一切,都可以在手机端、电脑端完成。
云冈石窟的数字化工作开展较早。“我们从2015年开始上线”,云冈石窟研究院数字化研究室主任宁波介绍,“为了让更多人看到云冈、了解云冈,我们当时先后7次去故宫博物院、敦煌研究院考察学习数据采集、彩色管理、网络应用等内容,建立了自己的数字化建模团队,因此‘网上云冈’得以顺利运行。”
在云冈石窟3D打印也已经技术输出的现在,网上的“云冈”是建模之后就可以实现的“基本操作”。“尽管眼前看没有带来实际性收入增长,但文物的意义本来就在于潜移默化和传承。”卢继文说。
天柱山景区也在拓宽思路,探索景区的升级迭代。这些天,汪全海忙着和同事们商量“云游天柱”的想法。“通过线上观景、在线听讲解和旅游达人直播等形式,让更多游客能看到天柱山的风景。”这也是为了拓展游览体验和乐趣,吸引更多人“身临其境”。随着景区的恢复开放,智慧景区建设也有序复工。汪全海说,不久之后,智慧旅游将在这里得以实现,“游客从哪儿来、乘坐什么交通工具、在景区停留了几天、消费了什么……大数据一目了然。”同时,还具备智慧停车、门票预定和景区防护等诸多功能。
在汪全海看来,不管硬件还是软件,都在利用这段特殊的时间逐步更新和完善,以期提升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苦练内功,提前做好准备,用更好的状态迎接广大游客。”汪全海深信,疫情之后,景区旅游的春暖花开就在眼前。
对于中国旅游行业而言,寒假春节、暑期和国庆黄金周是一年中最重要的三个旅游高峰。一场疫情,让2020年的第一个小高峰收入陡降。在这个“冰封期”,旅游企业“内外兼修”,努力渡过难关。而对于中国旅游业而言,更应当将之视作一个思考沉淀期,化危为机,积蓄力量再出发。
这是一次转向品质发展之路的机会。经过一段时间的文旅融合和全域旅游建设,我国的旅游市场正在转变。但“打价格战”仍是许多旅游企业抢占市场的习惯思维,更有零负团费等不正当的竞争手段。对于这种饮鸩止渴式发展的危害,旅游企业绝非意识不到,只是,在相对粗放的发展模式下,他们难以抑制这种逐利冲动。旅游专家指出,疫情结束后,人们的观念将发生新的变化,社会经济将回归生态发展本质,游客的旅游消费意愿将会提升。以人为本、高质量发展将成为旅游业发展主线。大浪淘沙,这次疫情,应当成为旅游走向品质旅游发展的契机。旅游企业更应借此时机,下定决心进行产品升级、服务升级,以游客为中心,以适应市场需求的产品为竞争核心,那些大而全、炒概念的发展模式将被淘汰,追求精细化、专业化,满足游客个性化需求的经营战略将受欢迎。
这是一次挤破发展泡沫的机会。疫情期间,民宿业受冲击颇大。原本为了迎接春节假期,一些高端民宿耗巨资改造,因疫情只得退款停业。过去几年间,民宿的市场供应量迅猛增长,很多地方的新开店数量连年增加,其中不乏仓促上马的项目。民宿短时间内的大规模增长,与其准入门槛较低有关,许多民宿业主非专业从业者,缺乏专业知识、运营技能。此外,民宿作为住宿业的新业态,还面临着规划滞后、监管不到位、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等问题,这些都已成为制约民宿发展的短板。另一方面,大量的资本进入民宿行业,掀起一股民宿投资热潮。然而,民宿业作为非刚需行业,其市场回报也较为缓慢。这场疫情为民宿业的投资过热“降温”,挤掉短期逐利的泡沫,让民宿发展回归本质。
这是一次旅游业提升危机应对能力的机会。安全对旅游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旅游业界人士分析指出,疫情结束后,游客仍需要一段时间才能恢复出游的信心,安全因素将是游客做出决策的关键。旅游目的地如何做好游客的安全保障措施,是否有完善的危机应对机制,都将关系着游客安全和旅游市场秩序。始终把游客安全放在第一位,应当成为旅游企业的共识。未来,利用旅游大数据追踪旅游流量、游客移动轨迹,建立游客关系图谱,实现旅游“数据决策”,建立一套应急机制,危机来临时,能够迅速启动,应当成为旅游企业的必修课。
2019年,旅游经济继续保持高于GDP增速的较快增长。国内旅游市场和出境旅游市场稳步增长,入境旅游市场基础更加稳固。全年,国内旅游人数60.06亿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长8.4%;入出境旅游总人数3.0亿人次,同比增长3.1%;全年实现旅游总收入6.63万亿元,同比增长11%。旅游业对GDP的综合贡献为10.94万亿元,占GDP总量的11.05%。旅游直接就业2825万人,旅游直接和间接就业7987万人,占全国就业总人口的10.31%。文/北青报记者 郭佳